1. <progress id="9ihgg"></progress>
        <th id="9ihgg"></th>

        湯釗猷:因為入黨,我立志努力工作報效國家

        來源:辦公廳宣傳與政策研究處   發表時間:2022-04-11

        [ 字號  ]

        來源:光明網    2022-04-08 09:39

         

            【百名院士的紅色情緣】

         

            光明日報記者田雅婷

         

            “入黨是我一生的重大轉折,因為入黨,我立志努力學習,報效國家;立志努力工作,為國爭光,認定了這一生要救死扶傷、攻堅克難?!?/p>

         

        ——湯釗猷

         

            從醫執教七十載,湯釗猷院士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

         

            1930年,湯釗猷出生于廣州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深刻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從那時起,他便堅定了聽從父親要他當醫生的想法。1949年上海解放,19歲的湯釗猷考入了國立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他深深感到,如果沒有新中國,他是不可能有學習醫學的機會的。他暗下決心“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做一名好醫生”。

         

        01.jpg

        湯釗猷近照(2009)

         

            1959年3月,湯釗猷如愿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他明白,“為人民服務”不再是一句單純的口號,而是要用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此前,湯釗猷從事血管外科長達10年。只因國家需要,他便“改行”搞肝癌臨床與研究。初涉肝癌領域,這還是一條少人問津的荒蕪之路,路的兩旁是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患者們。那時起,湯釗猷的“初心”就是兩個字——救命。

         

            當時,人類對肝癌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時間,“不治之癥”“癌王”是人們對肝癌的定義。湯釗猷一頭扎進肝癌臨床研究,終于在20世紀70年代,領導解決了肝癌早診早治的關鍵問題,使肝癌由“不治之癥”變為“部分可治之癥”。尤其是他提出的“亞臨床肝癌”概念,被國際肝病學奠基人漢斯·波珀(Hans Popper)譽為“人類認識和治療肝癌的重大進展”。他也因此于1979年榮獲美國癌癥研究所“早診早治”金牌獎,此后他成為第15屆、16屆國際癌癥大會肝癌會議主席。20年后,美國得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還在索要由他建立的肝癌轉移數據模型。

         

            50余年的時光,他終于看見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從5年延長到10年、20年、40年,大量患者存活至今。他還作為第一完成人,兩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獲得吳階平醫學獎和陳嘉庚科學獎(生命科學獎)等獎項。此外,他心系群眾,致力于癌癥防治的科普推廣,撰寫了《肝癌漫話》等科普讀物;耄耋之年他仍筆耕不輟,將癌癥防控與周易、孫子兵法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合,突顯了中國特色與文化自信。

         

            作為醫學教育家,湯釗猷在醫學科研和醫學教育方面均有論述。作為全國重點學科腫瘤學的學科帶頭人,他爭取到數千萬元的基金,使研究所的建設達到較高的水平。對身處新時代醫學路上的“追夢人”,湯釗猷送給他們兩句話:“嚴謹進取、放眼世界、鍥而不舍、振興中華”“需求出發、中國特色、和諧包容”,并強調,一切臨床研究務必由“從SCI出發”轉為“從需求出發”。

         

            時代變遷,初心不變。在湯釗猷眼中,“對我們醫生而言,提高患者的療效就是硬道理。所以,我們做任何研究一定要使病人受益,一定記住不能只為論文而研究?!?/p>

         

            回望與肝癌搏擊的大半生,湯釗猷說:“入黨是我一生的重大轉折,因為入黨,我立志努力學習,報效國家;立志努力工作,為國爭光,認定了這一生要救死扶傷,攻堅克難?!?/p>

         

            如今,這位站在醫學巔峰的老共產黨員心中仍有牽掛。我們依舊面臨“看病難、看病貴、看不好病”的問題,我們的醫學如何惠及14億人口?在重大疾病面前,在巨額醫藥費面前,有多少家庭能從容面對?這就需要我們要拿出既高精尖新又多快好省的治療辦法。湯釗猷提醒后輩,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病人的道路上,要星夜兼程,須臾不得松懈。

         

            院士小傳:

         

            湯釗猷(1930— ),腫瘤外科學家,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F任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所長,美國和日本外科學會名譽會員,曾兩次擔任國際癌癥大會肝癌會議主席。早年從事肝癌早診早治研究,大幅提高療效,撰寫的《亞臨床肝癌》(英文版)被國際肝病學奠基人漢斯·波珀(Hans Popper)譽為“人類認識和治療肝癌的重大進展”。近年從事肝癌轉移方面的研究,建成轉移性人肝癌模型系統。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美國癌癥研究所“早診早治”金牌獎,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白求恩獎章。195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原文:https://kepu.gmw.cn/2022-04/08/content_35643185.htm

        版權所有:中國工程院  網站標識碼:bm50000001  備案號:京ICP備14021735號-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8133號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冰窖口胡同2號  郵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郵編:100088  工程院位置圖
        電話:8610-59300000  傳真:8610-59300001  郵箱:bgt@cae.cn
        国产激情怍爱视频在线观看
          
          
          1. <progress id="9ihgg"></progress>
            <th id="9ihgg"></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