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網 2022-04-06 09:49
【百名院士的紅色情緣】
光明日報記者詹媛
“我們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戰爭,愿世界充滿和平,但中國的近代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沒有自己強大的國防,就相當于沒有自己的國門?!?/p>
——王澤山
1050萬元,捐贈!
做一個有知識,文明,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2001年1月4日, 攝于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發射藥實驗室
攝影師:侯藝兵、王生生、王志英
2021年12月,王澤山將所獲得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等共計1050萬元,捐贈給南京理工大學,希望能“長期穩定地支持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且具有明顯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
捐贈巨款的王澤山,生活卻極為簡樸——不用秘書、不要專車,不想為任何瑣事浪費時間,甚至覺得“到理發店受人擺布也浪費時間”。在他的生活中,沒有節假日的概念、沒有固定的一日三餐。
對王澤山而言,其他種種,皆不重要。
只有一件事會讓他“一旦離開,就會感覺失去了生活的重心”。那就是,能否以所從事的火炸藥研究壯大國防,守好國門。
出生于1935年的王澤山,幼時住在吉林市遠郊的樺皮廠鎮。那時,日本占據了東北三省,還扶植了“偽滿洲國”。
王澤山被迫接受“偽滿”教育,他的父親卻冒著生命危險,悄悄嚴肅地告訴王澤山:“你是中國人,你的國家是中國?!备赣H的話深深地鐫刻在他幼小的心里,驅散了蠻橫的入侵者所帶來的困惑。從此,他暗下決心:“絕不做亡國奴?!?/p>
1954年,19歲的王澤山高中畢業了,這時,抗美援朝的硝煙剛剛散盡。
2017年12月27日,王澤山院士在南京理工大學湯山科研試驗中心介紹爆炸試驗
“我們任何人都不希望有戰爭,愿世界充滿和平,但中國的近代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沒有自己強大的國防,就相當于沒有自己的國門?!蹦贻p的王澤山帶著建設國防的理想,報考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當時,海軍、空軍是熱門專業,可王澤山卻選擇了最冷門的火炸藥專業。這是一個研究領域狹窄、危險性高,被人們視作“一輩子也出不了名”的專業,然而它同時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幾乎在所有戰略、戰術武器系統中都不可或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武器裝備的水平。
王澤山成為同屆中唯一自愿選擇這個專業的學生?!按蠹叶疾蝗タ紤]這些比較邊角的專業,但我想既然是設立的重要專業,國家需要的就要有人去做?!睆拇?,讓中國的火炸藥研究“世界領先”“在軍事領域實現有國際影響力的大成果”成了王澤山科研生涯的終極目標。
他憑借著在“廢棄火炸藥再利用”“低溫度感度發射裝藥與工藝技術”“等模塊裝藥和遠程、低膛壓發射裝藥技術”等方面的杰出貢獻,三次獲得國家科技大獎的一等獎,其中兩次是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一次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他推進我國火炸藥整體技術實力進入世界前列,讓中國的火炸藥事業“復興”。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怡昕的話說,“王澤山的研究成果不是國內領先、國際先進,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領先”。
2018年1月8日,他第四次登上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領獎臺,這一次,迎接他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榮譽。
王澤山曾告誡年輕學子:“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線,愛黨、愛國、愛人民?!彼闹械氖姑?,一如六十年多前站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門前時的那般強烈與熾熱。他說:“我確實有這個精力,感覺必須要做,對咱們整個國防有貢獻為什么不做?我接受這個任務就一定要把它搞好,這是國家給我的使命?!?/p>
院士小傳:
王澤山(1935— ),含能材料專家,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了發射藥及其裝藥理論;發明了低溫感技術,提高了發射效率,使發射藥威力超過國外同類裝備的水平;研究和解決了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有關理論和綜合性處理技術,實現了資源化再利用,加強了安全防范,降低了公害,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發明了一種高密度火藥裝藥技術,并推廣應用。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原文:https://kepu.gmw.cn/2022-04/06/content_35637167.htm